学术交流
FORUMS & SEMINARS

论坛

【公共利益论坛·改革对话】第三期:人民币国际化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admin 阅读: 发布:2013-11-03

20131031日晚上六点半,由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FLCDS)主办的“公共利益论坛·改革对话”第三场讨论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5会议室举行。本场讨论的主题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回顾与展望”。

本场活动由陆铭教授主持,陆铭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公共利益论坛•改革对话”举办的初衷以及近期会举行的一系列活动。随后,本次演讲的嘉宾,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副研究员便开始了本次精彩的演讲。本次演讲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杨长江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张明副研究员首先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缘起开始谈起。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损失以及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经贸关系发展。除此之外,人民币国际化也可以缓解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同时让中国的货币地位与经济地位相匹配。

中国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了也的确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些举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第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包括推出更多种类的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构建离岸人民币资金回流内地机制和推进多元化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等;第三,中国央行同时也与其他国家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措施取得了很多明显成绩,比如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发展迅速,人民币目前也已经成长为全球第十二大支付货币和全球第八大交易货币。然而,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张明副研究员也指出了这中间隐藏的问题,比如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跨境套利套汇空间导致的一些虚假操作。

对未来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路径,张明副研究员从交易媒介、价值尺度以及储藏手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方面具体的措施,包括:通过进一步提高中国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规模及其占比,扩大境外人民币流通规模;促进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计价货币和发展与完善中国金融市场;推出更多类型的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以增强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等。而预计要达到这一目标,至少需要10年至20年左右时间,并且前提是中国经济能够持续较快增长、中国金融市场能够持续发展壮大、能够避免系统性经济金融危机的爆发。

张明副研究员紧接着也提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首先,政府需要克服利益集团阻力,推动国内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与出口驱动向消费投资平行驱动的转变;同时加快国内金融领域改革,努力发展壮大国内金融市场,从根本上提高人民币金融产品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并且要审慎、渐进、可控地推进资本账户开放,避免资本账户过快开放引发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创造各种条件,鼓励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使用人民币计价与结算;以及通过一些创新方式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最后,对于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展望,张明副研究员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人民币成长为国际性货币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只要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内还能保持持续较快增长、中国金融市场能够持续发展壮大、中国能够避免爆发大规模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那么人民币注定将成长为全球重要的国际性货币。

张明副研究员的演讲结束之后,杨长江副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随后,在场的同学们纷纷就具体的数据、上海自贸区的开放、以及中国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改革的前提条件、资本账户开放的时间表等提问,张明副研究员也给予了细致的回答。

最后,陆铭教授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够持续关注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能够用经济学中一般均衡的分析视角来分析中国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