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FORUMS & SEMINARS

论坛

【公共利益论坛·改革对话】第六期:大国治理的逻辑

作者:admin 阅读: 发布:2013-11-18

2013年11月16日上午九点半,由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FLCDS)主办的“公共利益论坛•改革对话”第六期——“大国治理的逻辑”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1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周黎安教授报告了他关于大国治理的逻辑的一些思考。

本次论坛由陈钊教授主持。陈老师介绍了改革对话系列讲座的一个特点,请学者基于他一系列的研究来讨论一个主题。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大国治理的逻辑,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周黎安老师来梳理。介绍他关于中央、地方政府的行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一系列的研究和思考。
论坛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主题报告。

政府之间关系和国家治理在社会科学领域,是一个被高度关注的领域,不管是经济学、政治学很多学者有很多研究,但是怎么构造有解释力、拓展性、又内在一致的框架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周老师归纳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治理结构是某种集权与分权的结合,政府之间的关系在纵向的上下级政府之间是层层分包,在横向的同级政府之间是互相竞争。纵向的行政分包和横向的竞争这种分析框架可以解释历史上和当前的政府治理中的一系列的现象。借鉴企业治理中关于分包制和雇佣制的讨论,周老师类比到,行政分包制是介于严格的科层制和严格的外包制中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的制度安排,相当在一个科层制的外壳里面引入一个分包制的灵魂。中国的纵向的政府关系正是这样一种行政分包制,这种行政分包制不光是存在于块块的地方政府部门,对于条条的各部委以及下属个垂直机构也有某种程度的分包关系。进一步考虑到同级政府之间的竞争,中国的行政体制可以理解为纵向分包和横向竞争有机结合体。

 



 

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周老师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中国经济的诸多热点问题,比如地方政府间激烈的GDP竞争中的层层加码现象、频繁的专项整治活动、招商引资中“开门迎客、关门打狗”的乱象、中国能让神九上天却很难管好奶粉安全的“打老虎易,打苍蝇难”…然后,周老师介绍了对于“纵向分包加横向竞争”框架进一步的思考,比如潜在的治理风险影响了分包程度的差异,多目标委托代理问题中分包制的扭曲等。最后,周老师展望了这一分析框架对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在随后的对话与讨论中,陈钊老师给出了他精彩的点评。他指出,分包制下必然涉及到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指标考核,而客观指标的选取某种程度上都是不完备的,很可能造成扭曲。从为增长而竞争转向为和谐而竞争,重视老百姓对地方政府的满意度这一指标,可能就是一个可行的建议。陆铭老师介绍了他关于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文理科背景对于该省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分享了他关于治理制度的设计的一些思考。王永钦老师进一步考虑了这种分权加集权的模式还会不会继续演变下去。最后现场听众踊跃提问,周老师精彩的回答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中国的行政分包制加横向竞争的制度安排里蕴含的大国治理的内在逻辑。